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親師溝通不順,怎麼辦?三個簡單概念協助家長突破困境

陽光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牛慕慈

Yoyo老師

 

孩子長大了,背起書包要上學去,家長真是又期待又擔心。為了讓就學過程更順利,家長會花很多心思在入學前做很多的準備。但孩子開學後若遇到困難,家長可以如何協助?當家長發現孩子有點不適應學校生活、在人際關係上遇到困難,甚至遇到更嚴重的排擠或霸凌,父母親要怎麼跟老師進行良好的溝通和合作?而當父母跟老師溝通卻一直無法達成共識或老師覺得問題沒有那麼嚴重的時候,父母有哪些方式或管道可以進一步為了孩子獲得協助?這篇文章由陽光Podcast<親師溝通不可不知小撇步>的訪談裡整理出一些要領分享予您參考….


概念1:不要怕被視為「麻煩家長」,要在第一時間做溝通

曾經有家長分享,小朋友在學校有一些不適應或者跟同學相處有一些不愉快。當家長跟老師反應狀況,老師卻認為問題沒有那麼嚴重,可以繼續觀察就好,即使家長多次表達,都沒有改善,久而久之,家長也擔心自己被視為是「麻煩家長」,而感到挫折、無奈,加上考量到孩子白天都在學校,家長也不好再做些什麼影響老師的作為,在這種無法溝通或無法處理的情況下,變成最後只好用轉學的方式來解決。


雖然轉學是比較極端和不常見的處理方式,但相信許多家長遇到上述的情況都會很擔心被貼「麻煩家長」的標籤,而心生放棄,進而影響孩子在學校與老師和同學的互動。不過,即使如此,積極溝通仍是必要的!當家長發現孩子在學校遇到困難,建議在第一時間要做溝通,以讓老師充份掌握問題狀況。如果家長與老師的觀念、立場有很大的差距,沒有在第一時間有效溝通,只採拖延問題、忍耐、消極等待,這樣讓問題累積到無法解決時才再找其他管道介入,通常結果也會是大家所不樂見的。


概念2:找「中間人」:學校行政單位、特教組

當家長已經與老師表達需求或訴求,但老師沒有辦法解決,可以考慮透過校內行政單位來做處理。由於行政端像是「中間人」,可以減少衝突感。通則性而言,輔導室、特教組是一個頗適合協助家長溝通、促進孩子在校適應的服務單位,透過他們的溝通和協調,也許可以找到比較適合孩子的處理方式,甚至可以提供更多支援給家長。例如,孩子對學校生活有些不適應,可以安排輔導老師的介入。


概念3:善用機制,建立雙方共同的學習目標

面對有特殊需求的孩子,良好的親師溝通基礎來自家長和老師的教養概念、態度和目標必須是一致,現有一些的機制可以來建立共識和共同的目標。例如,轉銜期、跨階段的IEP會議(如幼兒園到小一,小六入國中)是極佳的場合讓家長和老師溝通,協助孩子進入新階段做更好的準備。


另外,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是可以當作家長和老師的溝通和共識建立的工具,讓大家很明確地定目標,而目標可以隨著孩子的發展作調整和滾動式修正。例如孩子現階段改善人際關係是很重要的目標,透過討論可以將此納入個別化教育計畫的長期目標,也可以連結更多專業團隊資源來提供協助。家長與學校的溝通越密切,當孩子有緊急事宜需處理時就越可以快速協助處理。特殊孩子在校不適應行為或排擠出現,很常是來自同學不知道如何互動,或是不懂他行為是怎麼回事,例如:情緒障礙孩子,遇到不喜歡的事,用大叫的方式來表達,同學不懂如何互動,因而造成排擠,所以,透過親師的溝通了解問題,安排適當的宣導教學,教導同學互動方法,也是個解決之道。


後記:
本文由Yoyo老師實務經驗裡整理出的教戰守則,除了對於多數家長在親師溝通上有許多小撇步提醒外,對於家有外觀不同者或特殊需求的家長而言,也一樣一體適用的!
1,013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